低地板公車
為因應現今人口老年化的趨勢,並便利老、弱、婦、孺及身心障礙人士等使用者的搭乘,臺北市積極推動補貼公車業者購置低地板公車之政策;有別於一般公車具有3-4個階梯,不利於年長者及年幼者上下車,且無設置斜坡板或側傾功能,乘坐輪椅之身心障礙者無法搭乘利用;然而,低地板公車在設計上包括車門僅有一階,踏步即可上車,車身有側傾的功能,可降低車輛的高度,同時附有斜坡板及車廂內之無障礙輪椅座位,各項功能設計使低地板公車提供了更具人性化、安全及舒適的無障礙運輸服務。 成立背景 早於90年12月,前臺北市公共汽車管理處(以下簡稱公車處)即購買了30輛匈牙利伊卡洛斯 (IKARUS)低地板公車,因車輛達屆齡年限,已功成身退。 為能使低地板公車提供便利之路網性服務,臺北市政府交通局於民國96年擬定「臺北市推動低底盤公車實施計畫」,預計96─98年推動汰換本市15條主要幹道路線既有公車為低地板公車,並依該項計畫訂定「臺北市推動低底盤公車補貼作業要點」(現已修正為「臺北市公共運輸處推動低地板公車補貼作業要點」)。 現況 90年底本市首批低地板公車上路營運,歷經20年間持續推動,截至109年計有3,080輛低地板公車上路營運(包含48輛電動低地板公車),路線涵蓋本市各行政區域,其覆蓋率為全國之首。
背景